榛蘑是白蘑科食用真菌。野生榛蘑是中國東北特有的山珍之一,是極少數不能人工培育的食用菌之一。 榛蘑味道鮮美,榛蘑燉小雞是東北人招待貴客的不可缺少的傳統佳肴。 榛蘑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,經常食用可加強肌體免疫力,益智開心,益氣不饑,延年輕身等作用。 榛蘑呈傘形,淡土黃色,老后棕褐色。蓋頂中部有平伏或直立的小鱗片,老熟后近光滑,蓋的邊緣有放射狀排列的條紋。撕開菌蓋可見蘑肉白色 。菌柄細長,圓柱形,基部稍粗,柄多彎,高5~13厘米,有縱條紋,內部松軟至空心。 榛蘑的生長期為每年初秋8~9月,雨后第二天最宜摘踩。 榛蘑生長在針闊葉樹的干基部、代根、倒木及埋在土中的枝條上。一般多生在淺山區的榛柴崗上,故而得名"榛蘑"。 榛蘑不僅食用,還可藥用。榛蘑可用來栽培名貴藥材──天麻,即在人工栽培天麻中利用其共生關系 ,提高天麻的產量和質量。 【野生榛蘑功效及作用】 經常食用野生榛蘑,可以防止皮膚干燥,并可抵抗某些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疾病,榛蘑的功效還不限于此,它對預防視力減退、夜盲也很有效果,如果你是經常坐在電腦前工作的人,建議你多吃點榛蘑,對眼睛視力保護很有幫助;同時,榛蘑可用來栽培名貴藥材──天麻,即在人工栽培天麻中利用其共生關系 ,提高天麻的產量和質量,具有與天麻相同的祛風活絡、強筋壯骨、鎮靜等功效,其多糖具有抗輻射、促進造血機能、調節免疫機能、抑制腫瘤生長等藥理和保健作用。 東北有句俗話說:“姑爺領進門,小雞嚇掉魂”。就是說新姑爺第一次到丈母娘家,丈母娘是一定要用小雞燉榛蘑來招待的,可見這道菜的隆重。 【漢語拼音】[zhēn mó] 【別名】蜜環菌、蜜色環蕈、蜜蘑、櫟蘑、根索蕈、根腐蕈 【來源】真菌類擔子菌綱白蘑科[/url]蜜環蕈屬植物蜜環蕈Armillaria mellea (Vahl ex Fr.) Quel.,以子實體入藥。夏季采收,去雜質,曬干。 【性味歸經】甘,溫。 【功能主治】祛風活絡,強筋壯骨。用于腰腿疼痛,佝僂病,癲癇。 【用法用量】 1~3兩。 【備注】 。1)另據報導:經常食用本品,可以預防視力減退、夜盲、皮膚干燥,并可抵抗某些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疾病。 。2)蜜環蕈(蜜環菌)與天麻共生,在天麻塊莖部分形成菌索,這種菌索對于天麻塊莖的發育非常重要,缺少與其共生的菌索,則天麻的塊莖將逐年退化。據近年來的研究報導,天麻為食菌性植物。 【摘錄】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 榛蘑•中藥材【出處】《吉林中草藥》 【拼音名】Zhēn Mó 【別名】該按姆波甚(朝名)。 【來源】為白蘑科植物蜜環菌的子實體。7~8月采收子實體,去凈泥雜、曬干。 【原形態】子實體中等大,肉質,叢生或單生。菌傘初為半球形,以后平展,傘面呈淺土黃色,覆有暗色細鱗;菌髓白色;柄呈圓柱形,基部稍膨大,表面稍白色,有條紋,內部松軟,呈淺褐色;菌褶直生,近白色,后期變深色。孢子橢圓形,無色,光滑。 【生境分布】生于針葉樹或闊葉樹的根基部。分布黑龍江、吉林、河北、山西、甘肅、青海、四川、浙江、云南、廣西等地。 【化學成份】 含甘露醇、D-蘇糖醇。又含卵磷脂、麥角甾醇和甲殼質,維生素B1_8.0微克%,B2_52.5微克%,C_11.23微克%,PP34.15毫克%(氣干物質)。 所含氨基酸,以天冬氨酸、谷氨酸、賴氨酸為最高;其游離氨酸有胱氨酸、半胱氨酸、組氨酸、精氨酸、天冬氨酸、甘氨酸、谷氨酸、蘇氨酸、α-丙氨酸、脯氨酸、酪氨酸、纈氨酸、亮氨酸,但不含色氨酸,也不存在結合的賴氨酸、絲氨酸和γ-氨基丁酸。 【功能主治】祛風活絡,強筋壯骨。治羊癇風,各種腰腿疼痛,佝僂病。 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煎湯,1~2兩;或研末。 【附方】 、僦窝虬B風:榛蘑四兩,白糖三兩。用水煮榛蘑,濾汁,加白糖。隨便飲,日服五次。 、谥窝忍弁矗洪荒⑷齼,炙馬前子一錢。共研細末,每次服一錢,日服二次。 、壑呜䴓遣。洪荒⒍。放瓦上焙干,研細末,每次二至三錢,日服一次,白酒為引。(功用主治以下出《吉林中草藥》)
榛蘑燒花菜 菜系及功效:私家菜 減肥菜譜 高血壓食譜 高脂血癥食譜 工藝:紅燒榛蘑燒花菜的制作材料:主料:榛蘑(干)150克,菜花100克,豬肉(瘦)100克 調料:淀粉(豌豆)5克,鹽2克,醬油5克,醋2克,植物油15克,大蒜(白皮)3克,香油1克,大蔥3克,姜3克,花椒1克 榛蘑燒花菜的做法: 1.榛蘑用熱水泡發后瀝干水分備用;花菜切成小塊,用沸水燙熟后撈出冷卻備用;豬肉切薄片備用。 2.鍋中放油燒熱,花菜、棒蘑炸后撈起,濾油。鍋內剩油將肉片炒至七分熟,加入醬油煸炒著色,隨即放入花菜、榛蘑、鹽、米醋、花椒水以及高湯適量,改以小火慢燉。 3.待湯汁快收干時轉大火;用淀粉10克(淀粉5克加水)勾芡,最后滴入香油即可起鍋。 榛蘑燒花菜的制作要訣:花椒水的制作方法:制作花椒水時,以1兩花椒6斤水的比例,提前一天燒開,并浸泡一晚即可。健康提示 功效:增強免疫能力;ú藘群幸环N氯化物----吲哚,可以轉化為雌性激素,預防乳腺癌。 本品營養豐富,含有蛋白質、粗纖維、鐵、鈣、鎂、鉀以及維生素B1、B2、C等,能舒風活活絡、強筋壯骨。 小雞燉榛蘑 菜系及功效:東北菜 小雞燉榛蘑的制作材料:主料:小雞一只,最好是自己家養的半大公雞(肉食雞就差些了),殺好褪除干凈,剁成半大塊備用;榛蘑用溫水養開,則去根部和其他雜質,洗凈(洗得時候注意不要用手直接洗,要用炊帚順一個方向戳。干凈以后才能動手。否則很可能會把沙土,雜物弄到榛蘑里面,再也清洗不出來了,吃的時候會牙磣)備用。 輔料:蔥,姜,大蒜,八角,花椒,鹽,料酒。 小雞燉榛蘑的特色:此菜式傳入關內后,又有廚師加以改進,在其中加上綠豆粉皮一塊兒煮,也是別有風味。尤其是在冬天吃,還有活血祛寒、預防風寒侵襲的作用,實在是好菜。教您小雞燉榛蘑怎么做,如何做小雞燉榛蘑先把雞塊在開水鍋中串過,串出血水,然后起炒鍋,加食油燒熱,放入雞塊煸炒,同時加蔥段、姜片、蒜片,待雞塊炒至變色發白時,加水、料酒、八角、花椒,用武火燒開,然后改中火燉。燉出濃烈香味時,加入榛蘑再燉,直到雞肉燉爛即可盛碗,撒上香菜末即可。 榛蘑茄子干 原料:茄子干、榛蘑、黃豆。 做法: 1. 茄子干、榛蘑、黃豆全部洗凈泡發,黃豆用開水煮五分鐘,撈出。 2. 先用油炒榛蘑、黃豆,之后放入茄子干略炒,放鹽和醬油,加水沒過菜,蓋上鍋蓋燜10分鐘左右即可。 榛磨炒雞柳 主料:雞胸肉 輔料:野生東北榛蘑、黑木耳、青紅椒 調料:雞精、料酒、鹽、蔥、水淀粉 烹制方法: 1、把雞胸肉改刀切成雞柳,加入料酒、鹽和雞精腌制入味; 2、將榛蘑、黑木耳用溫開水平泡開,洗凈待用; 3、坐鍋上火,倒入色拉油,將雞柳放入鍋中過一下油,然后撈起瀝干待用; 4、鍋內留底油,加入姜蔥蒜、青紅椒,炒香后加入榛蘑、木耳、雞柳,放入鹽、雞精、白糖煸炒幾下后勾芡即可。 特點:清香,爽口,肉嫩。
|